“双减”政策落地后,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新的发力点。其实,落实课后服务举措国家很早就开始布局发力。2000年,校外教育政策逐渐开始强调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开发与学校教育课程相适应的活动。《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中便有提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要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相衔接,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活动。
在今年教育部也作出部署,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课后服务实现学校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在学科类培训大幅度叫停,“5+2”课后服务迅速革新的大环境之下,全国各地各所学校对于校内外合作的需求也迅猛增加。“校内外合作”变成了万众瞩目的趋势。所以斯玛特认为,校外机构是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12月2日由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主办,斯玛特教育集团协办的“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助力‘双减’落地”研讨会暨“寻找课后服务优质课程”启动会上,斯玛特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武志就教育企业如何助力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发言,并在现场展示了斯玛特的课案、DK百科、SMART蓝皮书等课程干货, 吸引了现场专家和校长的目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么斯玛特如何在课后服务建设中与学校形成适配度呢?
第一是斯玛特教学模式的独创性。SMART教育模式是斯玛特美育教学十一年来的成果结晶,斯玛特课堂通过SMART 教育模式(S 百科教育Subject,M 美德教育Morality,A 艺术教育Art,R 陪伴教育Relationship,T 户外教育Travel)和SMART 课程环节来落地培养SMART 儿童。课程将科学、地理、自然、动物、历史、文化等人类文明所涉及的所有百科知识融入到艺术中,融合美德、品鉴、社交三大素养以母体文化、西方色彩、艺术设计、当代艺术、民族艺术五种元素为研发内容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 SMART儿童。国家政策强调美育要更加注重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与斯玛特十一年来践行的教育价值观不谋而合。所以斯玛特与学校培养素质教育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是斯玛特美育教学的专业性。2017年斯玛特成立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先生以及文艺美学博士孔新苗教授领衔的斯玛特教育研究院,保证课程研发的专业性和高品质。而且斯玛特的教学课案每季度100%更新,将社会当前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融入到艺术课程之中,让孩子接受到最新鲜的艺术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斯玛特教育平台,对接优秀的专家、高校资源和公益资源向校内输出,像举办美术培训、美育讲座、课后公益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后时间。
除此之外,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学校大力推动的教学内容。斯玛特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国潮”精品课。由斯玛特研发团队推出的《伟大的建筑》课程以及同北京国学时代联合打造《我是中国人》国学+艺术家庭亲子系列课程。以传统文化的一角为切入点,结合美学,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此为特色课程引入校内,丰富学校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改革将美育摆在了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改革如何引领校外教育的推进。斯玛特十一年来的素质教育之路始终与国家的步调保持一致。斯玛特希望将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引入校内,实现校内校外教育的融合共创,形成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同时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不断为全国的学校、教师、家庭赋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